2025年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会议(UNOC 3)在法国尼斯召开,全球目光聚焦于此。IFFO海洋原料机构派代表参会。

以科学为核心的会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了迄今最详尽的海洋鱼类资源状况报告。数据覆盖2570个鱼类种群,显示64.5%的种群处于可持续捕捞状态。按总产量加权计算,FAO指出77.2%的渔业捕捞量来自生物可持续性种群。得益于强有力的科学管理,全球部分渔业正在恢复。FAO 助理总干事Manuel Barange评论道:“当下应继续携手合作,扩大行动规模,确保100%的渔业实现有效管理。”

UNOC 3的参会代表普遍认可蓝色食品的营养价值,但认为全球消费者认知仍需强化。这正是国际渔业协会联盟(ICFA)近期发起倡议的核心目标。
多边合作
联合国海洋事务特使Peter Thomson特别肯定了中国的贡献:中国于2025年4月签署《港口国措施协定》(PSMA),彰显加强渔业管理的意愿。
BBNJ协定(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预计2026年初生效,目的是保护占海洋面积64%的公海区域,推动各国公平分享海洋生物资源。目前已有136国签署,需至少60个签署方经本国程序批准后,协定才能生效。截至2025年6月11日,继印度尼西亚和塞内加尔后,已有51国完成批准,尚缺9国。
会议还聚焦区域渔业机构(RFBs)面临的挑战,强调加强管控措施协作,并关注每年经河流进入海洋的1200万吨(占全球三分之一)塑料废弃物问题。
未来展望
让我们推动这一势头向前发展,下阶段重点之一是2025年7月27-29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盘点会议 (UNFSS+4) 。第四届联合国海洋会议已确定于2028年由智利与韩国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