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O Logo

观点:降低水产养殖业碳足迹所面临的挑战

本篇评论文章最初发表于《渔业产业》2025年4月特刊

2025年4月1日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一份报告,预计在 2025 年,海产品将超越家禽,成为推动全球蛋白质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这一转变是由水产养殖业的稳步扩张以及野生捕捞渔业产量的稳定所驱动的。

这是个好消息 —— 不仅因为海产品具有众所周知的营养价值,还因为与陆基蛋白质相比,其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2021年的一项生命周期分析发现,在美国捕捞的阿拉斯加狭鳕鱼每千克肉仅产生3.77千克二氧化碳,而每千克牛肉却会产生惊人的115.75千克二氧化碳。

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海产品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2022 年,养殖海产品产量达到9440万吨,首次超过了野生捕捞渔业,占水生动物总产量的51%(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然而,水产养殖的碳足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饲料的影响(占比达80%至90%)。这使得水产饲料行业的碳排放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领域。

在20世纪90年代,水产饲料相对简单,主要由鱼粉、鱼油和小麦组成。然而如今,被使用的饲料原料已超过40种。这种多样化是满足快速扩张的水产养殖业以及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需求所必需的。由于鱼粉和鱼油的年产量平均保持在约600万吨上下,基本处于上限水平,因此饲料制造商已开始采用其他原料,如大宗商品和新型蛋白质来源。
如今,基于大豆的成分在水产饲料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碳成本。根据GFLI 2023 年数据库显示,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的碳足迹分别是鱼粉的两倍多和三倍多。与此同时,像昆虫粉这样的替代蛋白质来源可能并不像宣称的那样环保,而且也无法提供所需的产量。虽然昆虫处于食物链的较低层级,但它们的生长仍然需要饲料 —— 这意味着它们仍然依赖有机碳和氮的投入。

现在迫切需要确保水产养殖行业的决策 —— 无论是从监管、金融还是行业的角度 —— 都以能够考量食品生产对全球全面影响的客观指标为指导。避免因不完整的可持续性评估而导致各行业之间出现权衡取舍和交叉补贴的情况至关重要。生命周期评估(LCA)分析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方法,有助于做出更明智、基于数据的决策。